防护面罩防护面罩
防霾口罩注意4点
戴防霾口罩的要点就是两个字——[密闭]!无论是套头上的还是挂耳朵上的,防护面罩,不是戴上就完事,下面几点要注意:
? 口罩边缘的金属条要捏紧,以贴合鼻翼,防止漏气;
? 手压住口罩边缘,呼吸几次试试呼吸阻力。然后慢慢松手,如果呼吸阻力和手按住口罩时感觉差不多,就说明口罩戴好了;
? 如果没佩戴好,戴眼镜的人眼镜会起雾,不戴眼镜的朋友也会眼睛发热或有风吹过的感觉;
? 如果金属条捏紧了,怎么调整还是漏气。那么可以把挂耳式口罩换成头戴式,通过调整绳带的高低来找到较适合自己脸型的【密闭】位置。
小提醒:很多人询问一个防霾口罩能戴多久?因为人呼吸带出的水气会使口罩潮湿,从而滋生细菌。所以正常情况下,防尘防护面罩,不带阀门的防霾口罩可以使用一周时间,带阀门的较多戴两周。
防护面罩防护面罩
问题1:什么类型的口罩能防霾?
口罩的本质是一个物理阻挡作用,用一个“网”把比网眼大的颗粒过滤在外,不存在什么宣传的“化学清除作用”。目前市面上的口罩主要有棉布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和防颗粒物口罩。
其中,棉布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是以防止飞沫、细l菌等传播疾病为目的,由于过滤性能较弱,与脸部不够贴合,密闭性也不好,并不适用于过滤空气污染物。(有一些医用一次性口罩加了活性炭,增加了对异味的吸附能力,但是并不能提高过滤空气污染的性能。)
因此,只有防颗粒物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霾作用。
(图为棉布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切割防护面罩,不适用于过滤PM2.5或其他空气污染物。)
问题2:防霾口罩的性能参数有什么意义?
目前,国际主流的防颗粒物口罩的性能标准主要有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NIOSH)标准和欧盟BSEN149-2001A1-2009标准,另外,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标准(GB2626-2006)。
其中,美国和中国的性能分类是用:适用颗粒物类型(字母)+ 过滤效率(数字)表示的。各字母对应的意义见下图。
而过滤效率,是指在流量为85升/分钟下,0.3微米左右的氯化钠气溶胶通过口罩的比例来衡量的。比如95,代表过滤效率≥95%,即能把95%以上的0.3微米颗粒过滤掉。数字越大代表过滤效率越高。北京PM2.5中大部分是比0.3微米更大的、1微米左右的颗粒,所以这些标准完全适用于过滤PM2.5。
比如,我们常说的N95口罩,就是在美国(NIOSH)标准下,防护面罩厂商,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在95%以上。
至于欧洲标准,主要有FFP1、FFP2和FFP3几种,分别代表过滤效率≥80%、94%、99%,均适用于油性/非油性颗粒物。
问题3:我该选择什么类型的口罩?
首先,过滤效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过滤效率越高,代表透气性越差,对呼吸的影响越大,会让人有透不过气的感觉。
对于一般外出使用来说,KN95或N95是比较合适的,过滤性和舒适性相对平衡。但如果个人感觉对呼吸影响太大,那还是应该选用过滤性能较低、更适合自己的口罩。
至于呼吸阀,作用是可以快速地排出呼出的热气,提高长期佩戴的舒适度。部分型号配有,个人可酌情选购。
使用时间方面,用于非油性颗粒物(即一般空气污染)理论上没有时间限制,但如果感觉透气性明显下降,说明口罩已经被污染物堵得差不多了,应及时更换。